“哪吒闹海”的故事脍炙人口
早期哪吒到底长啥样?
快来一起看看吧!
1986年出土于
辽宁朝阳北塔地宫的辽代石函上
刻画了“哪吒闹海”的名场面

这件石函出土于1986年
文物管理部门在对其修缮过程中
发现了哪吒的故事

石函四侧面
刻有一组佛教中传说的“哪吒护法”故事
图案上书“大圣那(哪)吒太子”
内容为哪吒指挥夜叉
率众追杀兴风作浪的和修吉龙王
其头侧均有题名
这里的哪吒形象
突目高鼻、方脸阔口
头戴火焰冠,身穿铠甲
左手托塔,右手作指挥状
脚踏祥云,蓄势待发
哪吒身前有多名夜叉
他们或举旗呐喊,或击鼓助威
或持剑劈杀,或张弓射箭
场面紧张激烈

龙王长躯疾飞,回首张口
惊慌逃窜中后脚已中一箭
另一支箭正飞向其腹部
八只有首无身的小龙紧随其后

石函上“哪吒闹海”的场面
生动传神,极富张力
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哪吒形象的早期证据
也揭示了当时人们对哪吒故事的想象和创作
从见证历史的古老石函
到创造历史的动画电影
由哪吒“书写”的“传奇”从未落幕
目前,这件文物正在辽宁省博物馆
“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中展出
该展览将于2025年2月16日结束
策划:万方 王子晖
执行:关溪涓
记者:赵洪南 袁晗 汪亚
制作:樊珊珊 刘舒 邓阳 初林 刘烜硕
学术支持:辽宁省博物馆
鸣谢:朝阳市委宣传部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辽宁频道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