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促展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企业学堂 » 正文

    叶明:以笔为剑,开辟满汉合璧书法传承的峥嵘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4 15:44:12   浏览次数:561  发布人:7bb5****  IP:101.229.24.***  评论:0
    导读

    城市边缘有连绵的群山,还有一望无垠的广阔草原,虽然这里冬季气候严寒,千里冰封,但叶明还是觉得很美。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马背上的民族”满族的起源地白山黑水。  叶明,满族名叶赫那拉煜麟,满族镶蓝旗叶赫那拉氏,曾祖是慈禧皇太后的堂弟,因此在族谱上他是慈禧太后的五世内玄孙,而叶赫那拉煜麟也成为了叶明在他的书画作品中的笔名;叶明则是他的汉姓名字,父母希望他“学行修明”,拥有光华灿烂的的人生。  “小

      城市边缘有连绵的群山,还有一望无垠的广阔草原,虽然这里冬季气候严寒,千里冰封,但叶明还是觉得很美。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马背上的民族”满族的起源地白山黑水。

      叶明,满族名叶赫那拉煜麟,满族镶蓝旗叶赫那拉氏,曾祖是慈禧皇太后的堂弟,因此在族谱上他是慈禧太后的五世内玄孙,而叶赫那拉煜麟也成为了叶明在他的书画作品中的笔名;叶明则是他的汉姓名字,父母希望他“学行修明”,拥有光华灿烂的的人生。

      “小时候父母对我要求很严格,为了让我养成好的习惯和性格学龄前专门请老师对我进行了书法启蒙,年龄稍长则开始研习满汉结合书法、女真文、满文篆字和满族文化。开始是源于父母的期待,后来就成了自己终身的爱好。”叶明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满文,形成于公元1599年。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的民族文字,也是中国,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官方文字。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种文字逐渐成为了“极度濒危语言”,目前全世界掌握满文满语的人已不足百人。

      作为全世界,满族文化平台“吉祥满族”的创始人,叶明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满族的民族文化。“传承这两个字可以拆解来看,一是“传”,二是“承”,也就是说传播和继承都是“传承”的方式。并不是每个满族人都像我这样专门研习满文,或许他们没有继承和学习的途径,但是大家作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自己了解到了某些满族的文化、历史、习俗,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吧?”

      数十年苦心孤诣对满汉书法的深研让叶明收获了许多荣誉和关注,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意境深远,或挥毫泼墨,或笔走龙蛇。2020年9月,叶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22年7月,他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负责讲授《满汉合璧书法创作》课程。

      叶明(叶赫那拉煜麟)满汉合璧书法作品《不争不显不露》2019年11月被中国书画院收藏

      2022年1月中国贵州省版权局对此作品颁发作品登记证书

      光阴轮转,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展,叶明书法作品、满族文化文创作品在线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平台和藏友的认可,部分文创产品甚至销售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抖音“叶赫那拉煜麟”标签播放次数接近1200万次。

      清净翰墨歌盛世,妙笔点睛怡人和。

      丹青吐秀碧绿前,墨彩飘香咫尺间。

      2022年2月2日,叶明翻译并书写的满文中文作品《满乡小馆》在,电视台CCTV2套播出;同年10月15日,叶明作品《龙》登录北京卫视。由于在满文书法文创产品领域的影响力,叶明参与编著了《简明满语文》一书,是建后国内少有的满文教学类教材正式出版。2022年底,叶明满汉合璧书法作品《民族团结一家亲》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展出。

      《满乡小馆》 登录央视2套

      《龙》 登录北京卫视

      叶明(叶赫那拉煜麟)满汉合璧书法作品《民族团结一家亲》澳门展出

      2023年6月6日,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的叶明身着特色文创满族服装,T恤正面绘制着满族的“神鸟”海东青,背面则是他的满文书法作品拓印,意为“白山黑水,源远流长”。

      他对记者说道:“满族文化的传承并不能仅依靠我们满族人,还有许多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汉族同胞、其他少数民族同胞,这都是我们可以依靠的传承的力量。如果人人都力所能及的为满族文化的传承出力,满族的文字、文化就可以脱离“极度濒危”的处境。我希望为满族文化传承做事情的人能多一点,团结一点,这样也会鼓励更多的人看到挽救濒危民族文化的希望并不渺茫。”

      叶明(叶赫那拉煜麟)原创满汉合璧书法作品《不争不显不露》

      望乡关倦客天涯,孤雁南来倍思家。

      叶明的每一幅作品几乎都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情怀,虽然一直都在为满族文化的传承四处奔走,但看着山河辽阔,日新月异的祖国他的内心十分感慨,亦十分骄傲。

      “正是由于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异彩纷呈却相得益彰的文化力量,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适应历史和时代的需求,至今仍焕发着生机和活力。如果满族的文字和文化就此消亡,那将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一大损失,我衷心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事业中。”叶明如是说。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bb5****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ou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